政策扶持与资本注入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创新药物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众多积极因素持续促进其进步。然而,与此同时,产业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审评审批加速
审评审批机制的改革对创新药物的研发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去,传统的审批流程限制了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而现在,通过实施“时间成本减法”,研发阶段的审评审批时间得到了显著缩短。例如,企业在研发创新药物时,无需再经历漫长的等待审批结果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迅速地推进项目。这一变化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得更多创新药物得以更迅速地进入市场。
支付支持增强
我国持续增强对创新药物支付环节的扶持。每年举行的医保谈判活动,为创新药物进入医保清单构筑了连接,并且还计划扩充商业健康保险中的创新药品清单。张廷杰,风云药谈的创始人,提出目前医药市场的支付体系存在缺陷。他强调,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的编制,通过支付体系的补充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成功解决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能力的局限性问题,从而使得更多的创新药物能够进入医院市场。
科创板情况变化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曾助力生物医药行业,首批20家企业顺利登陆,其中19家核心产品已上市。但自2023年起,超过30家生物医药企业终止了科创板IPO申请,其中至少有13家企业选择了第五套标准进行上市。值得指出的是,第五套标准的重启为正处在研发关键阶段的企业提供了资本途径,有助于推动产业跨越“临床前资金难关”。
创新药数量激增
2015年至2024年间,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药物研发数量实现了迅猛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数量统计显示,活跃的创新药物总数已累计达到3575个,这一数字位居全球之最。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为未来的商业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业化授权新高
创新药物的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其在商业授权方面的成就也不断刷新纪录。这些创新药物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显著提高了我国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33.3%上升至43.7%。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们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潜力备受瞩目,同时,制药企业在全球商务拓展交易中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也显著增强。
投资机会显现
分析人士指出,创新药物企业正面临系统性的投资机遇。安信基金的投资经理徐衍鹏提出,我国在近两年内对创新药物产业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强。据预测,在接下来的3至5年内,我国创新药物产业将迎来一个从追赶变为领先的重要转折点。那么,您认为我国创新药物产业是否能在未来持续维持这种积极的发展势头?